广州增城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我这种小本生意该选哪种纳税人?”
这样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回答~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帮助大家理清其中的区别~
*** 小本生意的保护伞:小规模纳税人 ***
大部分小伙伴会选的就是这种哦~ 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就能免税,像奶茶店淡季时每月卖8万时,就完全不用交增值税咯。税率也简单,服务行业3%,去年疫情期间还减到1%。不过要注意,旺季要是月销售额超过15万,系统会自动升级为一般纳税人的。
记得去年有个做手作饰品的小姑娘,开了家工作室选小规模纳税人。她最大的烦恼是不能给客户开专票,有次接了个企业订单差点黄了。后来我们帮她申请了临时专票代开,这才保住生意。
*** 做大生意的标配:一般纳税人 ***
前两天一位顾客开服装厂就选了这个。虽然基本税率是13%,但进布料、付加工费都能抵扣。比如她上个月进货50万,卖出80万,实际只用按30万的13%交税。不过每个月要按时申报,进出项发票要对得上,去年她们会计休产假,差点漏报被罚。
有个做软件开发的客户更有意思。他们年销售额明明只有400万,主动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问原因才知道,大客户都要增值税专票,宁可多交点税也要保住生意~
*** 藏在细节里的区别 ***
1. 发票就像饭票
小规模纳税人开的普票像食堂饭票,一般纳税人开的专票像超市购物小票,能抵税还能报销。
2. 申报就像交作业
小规模按季交作业,一般纳税人每月都要交。“前者像小学生寒暑假作业,后者像上班族天天打卡。”
3. 转换就像升学考试
年销售额超500万自动“升学”。我们遇到过最戏剧化的情况:某电商双十一爆单,12月销售额直接冲到600万,元旦后就被系统自动转成一般纳税人。
*** 选哪种更划算?***
去年帮开设计工作室的小李算过账:
年收入180万,成本100万
选小规模:180万×3%=5.4万
选一般:(180-100)×6%=4.8万
结果他选了后者,虽然多雇了会计,但能开专票接大单。
不过做餐饮的老张反过来:
月均销售额25万,食材成本占60%
选小规模季度不超45万可免税
选一般纳税人反而要多交税!
*** 这些坑千万别踩 ***
1. 以为小规模永远划算(超过临界点可能倒亏)
2. 忘记进项发票保管(见过最惨的客户丢了一箱发票)
3. 忽视行业特殊政策(比如农产品加工有额外优惠)
上个月刚帮一家母婴店做税务规划,他们家线上线下混合经营,最后选择分拆两家公司:实体店保持小规模,电商部申请一般纳税人,这样既能接平台大单,又不影响社区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