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票就是成本票嘛?
“怎么会呢?不是每一笔订单都要了发票的吗?”
“问题出在这里,有一笔20万的发票是普通发票,做成了增值税的进项抵扣......”
很多企业在年底,会出现缺票的情况,进项票和成本票两者究竟有何区别?

一、定义和用途
成本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生产,销售直接相关的费用的凭证,主要作用是用于成本的核算和企业所得税的抵扣,合法的成本票用于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进项票:是指一般纳税人企业在采购货物,服务等过程中,上游销售方开具的增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可抵扣凭证,主要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依据。
二、票据类型及适用对象
成本票对应所有的企业,包括个体户。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列支,若没有取得合规的凭证,相关的费用无法做税前扣除。成本票包括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
进项票则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票据类型必须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特殊的农产品收购及销售发票,通行费发票,旅客运输凭证等。增值税做进销项税额抵扣是通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从上游供应商进货,成本价100元,卖给下游150元,对于商品一进一出增值加的50元,需要缴纳增值税。
卖给下游开具13%专票,上游取得不同发票对比:
1.上游开具13%专票,增值税计算公式为:
(150×13%)-(100×13%)=6.5元
2,上游是小规模纳税人,开具了3%的专票:
(150×13%)-(100×3%)=16.5元
3,上游开具普票,无法做进项税额抵扣:
150×13%=19.5元
简单总结:
对一般纳税人而言,取得专用发票,不仅可以抵扣增值税,还可以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其他取得普票,能够抵扣所得税做税前扣除,也就是成本票。
三、缺票怎么办
很多企业和年底才会发现,因为平时不重视发票的管理和索取,导致利润虚高,从而影响自身税负压力。
1,对外,购买商品,服务,要求合作商提供发票。一般纳税人优先索取可以开专票的合作商。
2,对内,建立凭票报销制度,经营过程中的办公用品,打车等,凭票报销。
3,成立个体户,负责个人或零星的采购业务。地方园区成立个体户,年销售额120万以内,可享受双免政策,综合税负为0%。业务量较大,超过120万至450万的,可申请个税核定征收,税率低至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