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成本费用与税务系统进项数据存在差距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10 15:28
热度:17
你要说具体情景那多了去了,因为税会存在天然差异呀,只要依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进行了纳税调整即可。
最经典的三个场景:
一、企业员工工资,谁家开工资取得发票呀,但是这是不是合理的可以税前扣除的部分?
二、提前取得发票,现在很多公司会提前开具发票或者提前开具发票,实际上按照权责发生制这个业务还没发生呢,你能做费用?
三、小额零星业务,小额零星业务你又不需要取得发票,但这个成本费用是可以合法计入的。比如现在很多收废品的,在小区里都是那种回收机器,一笔业务几块钱十几块钱,总不能让每一个小区人都给开发票的。
所以出现了预警写说明就可以了,从实践中我个人建议这么写:1.阐述具体业务内容2.阐述业务对应的会计准则处理办法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3.拿出自己的成本费用明细账结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说明纳税调整情况。一般来讲,只要你的税务管理员不是个傻X这份说明就差不多够用了。啥?你说你没做调整,就乖乖改报表补税呀……

会发生这种状况其实最典型的最核心原因就是权责发生制与发票抵扣制之间的区别,我们的企业所得税抵扣凭证其实说白了是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上生生借鉴了增值税形式管理的那一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企业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即费用在发生时确认,无论是否实际支付或取得发票。所以成本费用的计算与发票本身不牵扯任何相关。这也是财务与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的最大不同,一个看实质,一个看形式,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就是生生加了个形式性规定。
题外话,现在很多企业从生存战略上来讲为了迎合税务部门的预警算法不按会计准则走,是会出问题的。如果体量小还好,如果体量大,碰到的稍懂一点儿的更完蛋。
税务的预警就是打地鼠,你不可能不出预警的,把这个预警消灭了,那个预警又会蹦出来。而且指标与指标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这个不成立那个就成立。
以最常见的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来讲,提前开票很正常,你人为把所得税收入调到和增值税一致,那我问你成本费用你怎么整?企业大了,有预警很正常,但有些问题是不能犯的。
上一篇:
金税四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制度?
下一篇:
在广州增城区注册公司全流程指南